网站导航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技术文章 >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的核心环节

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的核心环节

更新时间:2025-11-26 点击次数:8

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设置在地面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,这种装置通常采用物理、生物和化学等多种处理工艺的组合,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、有机物、氮磷等污染物,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。与传统的露天污水处理厂相比,地埋式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、环境影响低、运行稳定等优点,适用于住宅区、学校、旅游景区等分散式污水处理场景。

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系列处理单元,逐步去除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。其核心处理过程通常包括预处理、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。预处理阶段主要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和悬浮物,生物处理阶段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,深度处理阶段则进一步净化水质,确保出水达标。

在预处理阶段,污水首先通过格栅,去除较大的固体杂物如塑料袋、树叶等。随后进入调节池,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衡水质和水量,避免后续处理单元受到冲击负荷的影响。在调节池中,污水经过初步沉淀,部分悬浮物会沉降到底部,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担。

生物处理是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的核心环节,常见的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等。活性污泥法通过向污水中通入空气,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,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,从而降低污水的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。生物膜法则利用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膜降解污染物,这种方法具有污泥产量少、运行稳定等特点。一些装置还采用厌氧和好氧结合的方式,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趕鳛邴秉曝北磷騶㮃圈营S雕伍养物质,防止水体富营养化。

深度处理阶段通常包括过滤、消毒等工序。过滤可以去除水中残留的细小悬浮物和部分微生物,常用的过滤材料有石英砂、活性炭等。消毒则通过紫外线照射或投加消毒剂的方式,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,确保出水卫生安全。经过深度处理后,污水可以达到回用标准,用于绿化灌溉、道路清洗等非饮用用途,

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,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。选址是关键环节之一。装置应设置在远离水源保护区、地下水位较低且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,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风险。装置的结构设计需充分考虑抗浮、防渗和防腐要求。由于装置埋设在地下,其结构多元化能够承受土壤和地下水的压力,同时防止污水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。常见的结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、玻璃钢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渗性能。

在运行维护方面,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,以确保各处理单元正常工作。日常维护内容包括清理格栅、检查水泵和曝气设备、监测水质参数等。污泥处理也是运行中的重要环节。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,装置内会积累一定量的污泥,需要定期清理和处置。污泥可以通过浓缩、脱水等工序减少体积,随后运往指定场所进行安全处理。


联系方式

邮件:3145672861@qq.com
传真:0519-81668667
邮编:213133
地址:常州新北区王下村民营工业园58号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519-81660866

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