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生物膜由好氧和厌氧两层组成,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好氧层内进行。
2.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,从哪里通过附着水层传递给生物膜,供微生物用于呼吸,污水中的有机物则由流动水层传递给附着水层,然后进入生物膜,并通过细菌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,使污水在其流动过程中逐步得到净化,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水等则通过附着水层进入流动水层,并随其排走而二氧化碳及厌氧层分解产物如H2S,NH3,以及CH4等气态代谢产物则从水层逸出进入空气中。
3.当厌氧层还不厚时,它与好氧层保持着一定的平衡与稳定关系,好氧层能够维持正常的净化功能,但厌氧层逐渐加厚,并达到一定程度后,代谢产物逐渐增多,在其外逸的过程中使好氧层的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,减弱净化功能。
2.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
1.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:(1)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(2)生物的食物链长 (3)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(4)分段运行于优占种属
2.处理工艺方面:(1)对水质,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(2)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离 (3)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(4)易于维护运行,节能。
3曝气池生物滤池流程和特点
流程:池内底部设有承托层,上部是作为滤料的填料,在承托层设置曝气用的空气管及空气扩散装置,处理水集水管兼作反冲洗水管也设置在承托层内。被处理的原污水,从池上部进入池体,并通过由填料层组成的滤层,在填料表面形成由微生物栖息形成的生物膜。在污水滤过滤层多的同时,由池下部通过空气管向滤层进行曝气,空气由填料的间隙上升,与下流的污水相接触,空气中的转移到污水中,向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和丰富的有机物,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,有机污染物被降解,污水得到处理。
特点;(1)气液固三相接触,有机物容积负荷高,水力停留时间短、基建投资少、02的转移效率高,动力抵销低(2)可截留SS,脱落的生物膜,勿需沉淀池,占地少(3)滤料3-5mm,比表面积大,微生物吸着能力强(4)抗冲击能力强(5)勿需污泥回流,无污泥膨胀,如反冲洗全部自动化,则维护管理也方便。(6)池内生物量大,再由于截留作用,污水处理效果良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