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材质适配:耐腐蚀与卫生性双重保障
玻璃钢材质对制药废气中的酸性 / 碱性溶剂(如盐酸、氨水挥发物)均具有优异耐受性,采用食品级树脂(如乙烯基酯树脂)制作箱体,表面光滑无孔隙(粗糙度 Ra≤0.8μm),可避免药尘堆积与微生物滋生,符合 GMP 对设备材质的卫生要求。相比碳钢需频繁防腐维护、不锈钢成本高的问题,玻璃钢设备寿命可达 8-12 年,且无需担心金属离子溶出污染药品环境。
2. 工艺适配:二级吸附应对复杂废气
针对制药废气 “多组分、波动大" 的特点,二级吸附工艺可实现分级净化:一级吸附塔针对高浓度易吸附组分(如乙酸乙酯),二级吸附塔深度处理难吸附组分(如胺类),整体 VOCs 去除率可达 98% 以上,远高于单级吸附(去除率≤90%)。同时,玻璃钢材质可灵活设计塔体结构(如双塔串联 + 旁路管道),满足制药车间间歇生产时的设备切换需求。
3. 场景适配:中小风量的合规之选
该设备更适用于风量≤8000m³/h、温度≤60℃ 的制药废气治理,如 API(原料药)合成车间、中药提取生产线、实验室通风系统等场景。对于发酵类制药废气(含高湿度与有机酸),可通过前置除湿模块适配,而对于大风量(>8000m³/h)的制剂车间废气,则可采用多组玻璃钢二级活性炭箱并联运行。
二、玻璃钢二级活性炭箱的核心工艺设计
1. 预处理系统:制药级净化前置保障
药尘精细过滤:采用 “初效 + 中效" 两级过滤,初效滤材选用玻璃钢框架的聚丙烯滤布(过滤精度 5μm),拦截大颗粒药尘;中效滤材采用 PTFE 覆膜滤筒(精度 1μm),过滤效率≥99.5%,且可高温灭菌(121℃湿热灭菌),避免交叉污染,滤筒更换周期与批次生产同步(约 15-30 天);
除湿脱附:针对发酵类废气(相对湿度 70%-95%),设置玻璃钢材质的转轮除湿机,采用硅胶吸附转轮,将湿度降至 45% 以下 —— 实验数据显示,湿度每降低 10%,二级吸附塔对胺类物质的吸附容量提升 15%,同时避免活性炭因潮湿板结;
气液分离:采用玻璃钢旋流分离器,内置导液槽与自动排液阀,分离废气中夹带的溶剂雾滴(如乙醇雾),分离效率≥98%,防止液体进入吸附塔导致活性炭失效,排液可回收至溶剂回收系统,符合制药行业资源循环要求。
2. 二级吸附核心:分级设计与参数优化
活性炭选型分级:
一级吸附塔:选用中孔占比≥40%、碘值≥950mg/g 的煤质颗粒活性炭,针对高浓度酯类、醇类 VOCs,饱和吸附容量可达 0.35-0.45g/g;
二级吸附塔:选用微孔 - 中孔复合结构的椰壳活性炭(微孔占比 60%、中孔占比 30%),增强对胺类、酰胺类难吸附组分的吸附能力,饱和吸附容量≥0.3g/g;
若废气含硫醚类恶臭物质,可在二级塔添加 10%-15% 的改性活性炭(负载金属氧化物),恶臭去除率≥95%。
关键参数设计:
空塔流速:一级塔 0.5-0.7m/s,二级塔 0.4-0.6m/s,确保充足接触时间(总接触时间≥2.0 秒);
装填量计算:采用分级公式,一级装填量(kg)= 废气流量 × 一级目标去除率 × 浓度 × 吸附周期 ×1.3 / 一级吸附容量,二级装填量 = 废气流量 × 二级目标去除率 × 剩余浓度 × 吸附周期 ×1.3 / 二级吸附容量。以处理 5000m³/h、浓度 500mg/m³ 的制药废气(一级去除 70%、二级去除 90%)为例,每日运行 16 小时,一级装填量需≥436kg,二级装填量需≥226kg,更换周期约 45 天;
结构防偏流设计:
两级塔均采用 “下进上出" 气流方向,内部设置 3 层玻璃钢均流板(开孔率 30%-40%),活性炭层分 2 段装填(每段高度 500mm),段间增设导流锥,避免因气流分布不均导致的 “吸附死角"。同时,塔体设置透明视镜(采用钢化玻璃材质),便于观察活性炭状态,符合制药设备可视化要求。